您的位置:首頁 > 相關資訊 > 行業新聞
拆遷房屋遺產繼承全解析:2025年法律框架與實務操作指南
時間:2025-07-31 16:45:44 來源: 作者:
拆遷房屋遺產繼承全解析:2025年法律框架與實務操作指南
一、法律定性:拆遷補償款的遺產屬性
根據《民法典》第1122條,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。拆遷補償款作為房屋被征收后的對價補償,屬于被繼承人個人財產的轉化形式,依法可繼承。北京圣運律師事務所案例顯示,城市房屋征收補償包含房屋價值補償、搬遷費、停產停業損失等,均屬遺產范疇。
二、繼承路徑的三重優先順序
遺贈扶養協議優先
依據《民法典》第1123條,若被繼承人生前簽訂遺贈扶養協議,約定由特定組織/個人承擔生養死葬義務并接受遺產,則協議效力高于遺囑及法定繼承。如某案例中,老人通過協議將拆遷款贈與長期照料的侄子,法院最終按協議執行。
遺囑繼承的效力升級
2025年新規刪除"公證遺囑優先"條款,確立"最后遺囑優先"原則。打印遺囑、錄像遺囑等新型形式被納入法定類型,但需滿足兩個以上見證人、注明日期等要件。例如,上海某案例中,老人通過錄像遺囑明確拆遷款分配,法院認定其效力高于早年公證遺囑。
法定繼承的順位規則
無協議或遺囑時,按《民法典》第1127條執行:
第一順序:配偶、子女(含非婚生/養子女/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)、父母
第二順序: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
典型案例:廣州某拆遷戶未留遺囑,法院判決其再婚配偶與前婚子女均分補償款,體現對實質家庭關系的保護。
三、特殊情形處理
農村宅基地的特殊規則
宅基地補償款因身份屬性不可繼承,但地上房屋補償款可依《民法典》第1122條繼承。如浙江某案例,非農戶籍子女通過證明房屋系父母建造,成功繼承拆遷款中房屋補償部分。
公房拆遷的共有權認定
公房承租人死亡后,補償款歸共同居住人共有。北京某案例中,法院認定同住成年子女享有補償款分配權,排除已遷出戶籍的親屬主張。
四、實務操作流程
權屬確認:通過不動產登記中心調取房屋產權檔案,確認被繼承人所有權
材料準備:死亡證明、親屬關系證明、拆遷協議、遺囑或扶養協議
繼承公證:全體繼承人協商一致后,向公證處申請繼承權公證
過戶登記:持公證書至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權屬變更
五、爭議焦點與應對
拆遷時段與死亡時點的銜接:若被繼承人在拆遷過程中死亡,需先辦理繼承公證再簽訂補償協議
轉繼承與代位繼承:2025年新規擴大代位繼承范圍至侄甥,如某案例中,獨生子女先于父母死亡,其子女代位繼承祖父母拆遷款
上一篇: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糾紛立案材料清單與準備要點(2025年最新版)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相關資訊
浩云動態RELATED
更多>>最新案例NEWS
更多>>2023-11-27
一般請律師打官司要多少錢?2024-10-25
遺產繼承紛爭:案例剖析與法律啟示2024-10-24
離婚財產分割中的遺產繼承權解析2024-08-06
工程合同糾紛法律解析案例:工程完工后對方以質量為由不付款2024-08-06
浩云律所助力企業破繭重生:成功代理廣告企業破產清算案2024-08-06
破產清算企業也有回旋余地?浩云律師助當事人成功破產重整保住資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