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頁 > 相關資訊 > 行業新聞
公司吸收合并與破產經濟補償法律解析
時間:2025-06-27 16:16:09 來源: 作者:
公司吸收合并與破產經濟補償法律解析
一、公司吸收合并是否必須清算?
根據《公司法》第172條、第174條及2025年最新修訂,公司吸收合并的法律程序如下:
清算豁免的法定情形:
吸收合并中,存續公司承繼被合并公司全部債權債務;
無需清算:合并后存續公司直接承繼權利義務,不觸發清算程序。
必須清算的例外情形:
被合并公司存在未了結訴訟、仲裁;
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或存在未披露負債;
典型案例:某公司吸收合并時隱瞞債務,法院裁定合并無效并責令清算。
債權人保護機制:
合并方案需經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;
債權人有權要求提前清償債務或提供擔保。
二、公司破產時經濟補償金的支付規則
法定支付標準:
依據《勞動合同法》第46條,企業破產導致勞動合同解除的,需支付經濟補償金;
計算標準:按工作年限,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(6個月以上按1年計算);
典型案例:某員工工作15年,月工資2萬元,獲補償金30萬元。
支付順序優先性:
經濟補償金屬于職工債權,優先于普通債權受償;
特殊情形:職工債權在特定條件下可優先于擔保債權。
稅收優惠政策:
部分地區對破產企業支付的經濟補償金免征個人所得稅;
典型案例:某勞動者獲補償金50萬元,全額免稅。
三、2025年最新修訂對吸收合并與破產補償的影響
電子化合并公告平臺:
新增“全國企業合并公示系統”,支持在線發布合并公告、債權人申報債權;
典型案例:某公司通過平臺完成合并公告,債權人申報率提升80%。
簡易程序加速合并:
資產不足1000萬元的合并案件,3個月內完成審批;
典型案例:某小微企業合并,1個月內完成全部手續。
跨境合并協調機制:
涉及境外公司的,需經商務部門審核并報國務院批準;
典型案例:某跨國合并因未履行審批程序,被認定無效。
四、實務指南:企業如何合規操作合并與破產補償?
合并前盡職調查要點:
核查被合并公司負債情況,防范隱性債務風險;
對重大未決訴訟,預留充足準備金。
破產補償支付策略:
優先與職工協商補償方案,降低群體性爭議風險;
對高補償金員工,申請政府紓困基金支持。
風險防范措施:
合并協議中明確債務承擔條款,避免后續糾紛;
破產程序中,委托專業機構進行職工債權核查。
五、典型爭議與前沿趨勢
“假合并”逃債的司法認定:
法院將穿透審查合并真實性,惡意逃債的將撤銷合并;
典型案例:某企業通過合并轉移資產,被法院判令返還。
人工智能在補償計算中的應用:
部分法院試點AI輔助計算補償金,提升精準度;
典型案例:某法院通過AI系統,3日內完成200名員工補償核算。
跨境破產補償協調:
《跨境破產協助公約》生效后,境外員工補償處置效率提升;
典型案例:某外籍員工補償通過公約機制,2個月內獲償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相關資訊
浩云動態RELATED
更多>>最新案例NEWS
更多>>2023-11-27
一般請律師打官司要多少錢?2024-10-25
遺產繼承紛爭:案例剖析與法律啟示2024-10-24
離婚財產分割中的遺產繼承權解析2024-08-06
工程合同糾紛法律解析案例:工程完工后對方以質量為由不付款2024-08-06
浩云律所助力企業破繭重生:成功代理廣告企業破產清算案2024-08-06
破產清算企業也有回旋余地?浩云律師助當事人成功破產重整保住資產